-
>
貨幣大歷史:金融霸權與大國興衰六百年
-
>
(精)方力鈞作品圖錄
-
>
《藏書報》2021合訂本
-
>
(精)中國當代書畫名家作品集·范碩:書法卷+繪畫卷(全2卷)
-
>
(噴繪樓閣版)女主臨朝:武則天的權力之路
-
>
書里掉出來一只狼+狼的故事-全2冊
-
>
奇思妙想創意玩具書(精裝4冊)
經濟學教程 版權信息
- ISBN:9787810916660
- 條形碼:9787810916660 ; 978-7-81091-666-0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經濟學教程 節選
經濟之眼守望變革時代
●朱 敏
有這樣一個說法:只要教會鸚鵡說“供給”與“需求”,這個世界上又將誕生一位經濟學
家!這種“冷幽默”式的調侃,確實道出了供給和需求在經濟學里的地位以及在經濟學家
心中的位置,然其背后,更多地還是凸顯出人們對經濟學的隔膜與不解,亟須真正有分量
的經濟學書刊來破解這種誤會直至使之消弭。
事實上,隨著市場經濟共識在中國的建立與擴大,我們與經濟、經濟學的關系越來越
緊密。每天清晨當我們翻開報紙,容易發現,有關經濟內容的消息在各大報紙版面所占的
分量越來越重;而諸如《財經》、《環球工商》、《新經濟導刊》等權威經濟類雜志,在經濟學界
和財經領域產生的積極影響也日益深遠。這些載體見證著媒體聯姻資本、資本改寫商業
的時代進程,推助著學術與教育的繁榮與進步,成為中國社會經濟變革時期的重要助力。
教人們如何用經濟學的眼光看待周遭的各種現象和問題,是經濟學研究和教學的重
任所在。然而,一百多年前的英國作家托馬斯·卡萊爾曾把經濟學稱為“沉悶的科學”,在
一般人的印象中,經濟學是一門高深莫測的學問,從經濟學家口中蹦出來的各種術語和概
念,讓其他行業的人和普通百姓敬佩之余,又多少有些不明所以。后人把這個說法引申為
經濟學的表述枯燥無味,令人生厭,尤其在經濟學廣泛運用了數學工具之后,抽象的推理
充斥著專業書刊,更令人望而生畏。應該說這種看法相當普遍,但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另一方面,經濟學有著教化公眾的任務,如何讓人們理解經濟學,并自覺地按經濟學
要義去思維和行事?普及經濟學就成了經濟學家使命的另一要義。值得慶幸的是,西方
不少優秀的經濟學人窮其畢生心力,為人們奉獻出了偉大的經濟學普及教材。美國經濟
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安·薩繆爾森所著《經濟學》(1948年首次出版)、哈佛
大學經濟學教授N.格里高利·曼昆所著《經濟學原理二》(1998年首次出版)等經濟學的專
業教程,正是其間的杰出之作。薩繆爾森的《經濟學》充滿了哲學的味道,讀來就像一位飽
經滄桑的老人講述人生的道理;曼昆的《經濟學原理》則像是一個年輕而時尚的老師,談吐
風趣、風度翩翩,總是坐在學生的桌子上而不是站在高高的講臺上。為了吸引更多的學生
對經濟學感興趣,曼昆在舉例子的時候常常會說到當紅的影星、體育明星、甚至富有爭議
的電視劇,其可讀性之強,以至有位讀者說這本書他是在上下班的地鐵上讀完的。
目前在中國,也不乏一些對理論研究充滿熱情的高校教師和學者,在這個歷史的拐點
上為此進行著一些有益的嘗試,他們努力將自己滿腹的專業學識和對教學教育的把握,架
構成一部讓普通讀者易學易懂的現代經濟學教程。這樣的教程,不僅是大學經濟系學生
的必修書目,也是企業和個人投資者需要學習和掌握的知識;這樣的教程,不僅適于當作
財經類大中專學生的教科書或教學參考書,而且適于任何一個對經濟學飽含興趣的人閱
讀與參考。
現在,我們手頭上就有這樣一部《經濟學教程》,寫的難得,讀的值得。
我的推薦不是沒有理由的。身處中原的作者李書進、楊紫元是兩位學院派的學者型
教師,當他告訴我正在寫一部關于經濟學的教程時,是在某個炎熱的深夜。這樣的寫作熱
情和治學態度是一切偉大的著作產生的前提,而這部書本身也寫得可圈可點。舉個簡單
的例子,該書的“經濟學導論”并沒有一味地擺弄某些人士津津樂道卻頗為佶屈聱牙的經
濟學概念,而是有條不紊地從經濟學的研究對象、經濟學的內容、經濟學的研究方法和經
濟學發展簡史四個方面,較為深入淺出地敘述經濟學的主要框架與流變軌跡。可以說,整
部教程對經濟發展的基本理論和主要學說作出了比較全面、系統的介紹,試圖兼收并蓄東
西方各種經濟發展學說之所長,以一種綜合的視野和方法開展分析,展示一個富有特色的
學科體系。這樣的嘗試是有意義的,至少可以說是從一個斷面上反映出了經濟科學的新
發展。
具體地講,這部《經濟學教程》有著這樣幾個特點。首先,該書的邏輯結構嚴謹而系
統,一步步深入下去,先后布局了經濟學導論、價格理論、彈性理論、消費者行為理論、生產
理論、成本與收益、廠商理論、分配理論、微觀經濟政策、國民收入核算、國民收入決定理
論、投資理論、失業與通貨膨脹理論、經濟周期理論、經濟增長理論、宏觀經濟政策、開放經
濟理論概述、國際貿易理論、匯率理論和國際收支理論共二十章內容;其次,這部書不僅結
構安排上井井有條,詳盡地闡述了基礎經濟學的主要內容,而且對經濟學發展的*新成果
也有一些涉及;第三,該書在內容表達上能夠做到既系統科學又通俗易懂,力求用精練的
語言表述出深邃的理論;此外,作者還注意“冷”“熱”結合,在討論“冷”的基礎理論問題時,
折射出現實生活的邏輯和哲理;在討論“熱”的現實問題時,又給人以理論上的滿足。從這
樣幾個特點出發,我們足可管中窺豹,感受到作者在編撰本書時的良苦用心。
李書進、楊紫元寫《經濟學教程》之時應該深知,上經濟學課的學生將來并不會個個成
為職業的經濟學人,一個學期或一學年的授課未必能使他們牢記經濟學里縝密的推理和
繁多的定理,但卻足以使他們形成對經濟學和經濟學家們的印象。對于讀者尤其是在校
學生而言,要想學好經濟學,其教材必須具有兩大特性,一是綜合性,二是準確性,因為他
們要用從中所學到的知識、形成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準則去為以后的成就奠定一定的基礎。
只需略微翻一下李書進、楊紫元的這部《經濟學教程》,就不難聯想到這兩位同時擔任著副
校長、系主任之職的青年學人的教學質量。其簡練的文字和內容敘述,的確一改傳統理論
教學的枯燥和乏味,并緊密結合國外研究的*新成果和中國的教學特點和實踐,回避了以
往高校經濟學教程只炒政治經濟學理論冷飯的窠臼,對西方經濟學給予了大量的關切,容
易讓讀者通過這個窗口進入到理論和實踐*前沿的問題。
盡管還存在著缺漏和遺憾,但作為一部經濟學教程,該書已然基本具備三個功能:一
是入門,讓學生建立起經濟學的直覺;二是基礎,為學生奠定其他經濟管理類學科的學習
根基;三是能夠運用已經學過的數學工具,讓學生體會到經濟學運用數學后的優美和簡
潔,借以用來訓練學生的經濟學技能和技巧。我們深信,一部好的經濟學教程定能引導人
們感受經濟學家們見微知著的洞察力、把握實質的判斷力以及他們恪守的自由信念和特
有的樂觀精神,定能幫助人們在這個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變革時代,擁有一雙觀察與眺望
的經濟之眼。
2007年7月于北京
前 言
20世紀70年代以前,我國經濟學界對西方經濟學在批判的前提下,做了一些介紹與
研究;80年代的改革開放帶來了經濟學的春天,特別是市場經濟體制確立之后,成熟的西
方經濟學理所當然地為我所用,并逐步在高校經濟學中占據了重要地位;隨著我國市場經
濟的發展、經濟學界對經濟理論研究的深入,學者們逐步開始探索適應我國經濟、教育發
展需要的經濟學理論體系。我們根據多年的教學科研的實踐與經驗,在參考國內外有關
著作、文獻的基礎上,編著了這本經濟學教程。
本書具有以下突出的特點:
1.在結構上有所創新。傳統的經濟學把經濟學內容劃分為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
學兩個部分,而本書是按照微觀經濟理論、宏觀經濟理論和開放經濟理論為總體布局結構
的,加大了開放經濟理論中的外匯、匯率、國際貿易、國際收支等理論的內容量,凸現出開
放經濟理論的地位,適應了當今開放經濟的要求。
2.在表達上力求簡明扼要、深入淺出、循序漸進,闡述力求抓住重點、講透難點;在內
容上,力求免除大量的數學公式推導過程,做到經濟理論知識簡明化。
3.在應用上盡量學以致用,把抽象理論形象化。經濟學可以說無處不在,無時不有,
我們力圖把抽象的經濟理論具體化、生活化,便于理解,易于掌握。
4.在內容上本著簡潔明了的原則,減少了現實生活中用途少、難度大、非常抽象的內
容,增加了作為經濟理論基礎的相關知識,使得作為原理性的經濟學著作,在內容上更加
合理,在使用上更加方便。
5.在觀點上力求反映當前經濟學界的新成果、新理論、新方法。
在本書寫作的過程中,參閱了國內外出版的優秀的經濟學專著、教材等,并引用了一
些研究成果,在此向作者表示謝意。另外,對關心本書出版的專家、學者也在此一并表示
感謝。
由于我們的水平有限,加上時間倉促,不妥與錯誤在所難免,敬請讀者提出批評和建
議。
李書進楊紫元
2007年6月
于武漢桂子山莊
第十章 國民收入核算
**節 國民收入核算體系
由于宏觀經濟學是以經濟總量和總體經濟運行狀態為研究對象的,所以,明確國民生
產總值和有關總量的衡量規定與技術是整個宏觀經濟學理論研究的前提。聯合國統計司
根據各國使用的國民收入核算體系制定了兩種不同的國民收入核算體系:一是適用中央
計劃經濟的國民經濟核算(MPS)體系;一是適用市場經濟的國民經濟核算(SNA)體系。
西方經濟學中所講的國民收入包括以下五個總量:國民生產總值、國民生產凈值、國民收
入、個人收入、個人可支配收入。
一、國民生產總值(GNP)
1.國民生產總值的含義。國民生產總值是指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
按照國民屬性統計計算出來的所生產的全部*終產品的市場價值總和。
2.理解國民生產總值(GNP)需要注意的問題。我們理解國民生產總值時,要注意以
下幾點:(1)國民生產總值統計的標準是人口標準。GNP是“國民”性質的概念,即按照國
民屬性來統計計算。國民生產總值是按照一年內本國常住居民所生產的*終產品的價值
總和,常住居民一般來說包括:在本國居住的本國國民、暫住外國的本國居民、常住本國但
未入本國國籍的居民。(2)國民生產總值是*終產品的市場價值總和。*終產品是指在
計算期間生產的但不重復出售而是*終地使用的產品。而中間產品是指用于再出售,供
生產別種物品用的產品。它們不是從產品本身的物質屬性來區別,而是從它在再生產的
循環流轉中的功能來區分的。因此,在計算時為了避免重復計算,國民生產總值只計算*
終產品的價值,不應包括中間產品的價值。如表10一1所示。需要注意的是*終產品是
以*終使用為標準。(3)國民生產總值不僅包括*終產品中的有形產品,而且還包括*終
產品中的無形產品。如旅游、衛生、教育、服務等行業提供的勞務,應按期獲得的報酬計入
國民生產總值中。(4)國民生產總值是*終產品的市場價值。凡是經過市場交換的*終
產品都應計算在國民生產總值中。但是要注意:**,未經過市場交換的*終產品,如農
民生產的用于自己消費的那部分糧食、家務勞動等沒有價格,無法統計在國民生產總值
中;第二,即使經過市場交易,如走私等地下經濟活動,也無法計入國民生產總值中;第三,
國民生產總值是用現價計算出來的,價格的變動也會影響國民生產總值的大小。(5)國民
生產總值是當年內生產出的*終產品的市場價值,不包括以前年度生產的產品價值。
國民生產總值只是我們社會生產的物品和勞務的總價值的測度,但它還遠遠不是人
們福利的完全的測度。如它沒有告訴我們享受了多少閑暇(低估);我們社會生產出來的
物品和勞務是怎樣分配的(高估或低估);環境污染到了什么程度(高估)。
┏━━━━━┳━━━━━━┳━━━━━━━┳━━━━━━┳━━━━━┓
┃ ┃ 總產出 ┃ 中間投人 ┃ 增加值 ┃ GNP ┃
┣━━━━━╋━━━━━━╋━━━━━━━╋━━━━━━╋━━━━━┫
┃ 小麥 ┃ 4000 ┃ ┃ 4000 ┃ ┃
┣━━━━━╋━━━━━━╋━━━━━━━╋━━━━━━╋━━━━━┫
┃ 面粉 ┃ 6000 ┃ 2000 ┃ 2000 ┃ ┃
┣━━━━━╋━━━━━━╋━━━━━━━╋━━━━━━╋━━━━━┫
┃ 面包 ┃ 10000 ┃ 6000 ┃ 4000 ┃ 10000 ┃
┗━━━━━┻━━━━━━┻━━━━━━━┻━━━━━━┻━━━━━┛
二、國民收入核算的其它經濟總量
1.國民生產凈值、國民收入、個人收入、個人可支配收入。(1)國民生產凈值(NNP)
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年內新增價值之總和,即從國民收入中扣除折舊后的總值。(2)國
民收入(NI)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年內用于生產的各種生產要素所得到的全部收入,
即工資+利息+利潤+地租,等于國民生產凈值扣除企業間接稅和企業轉移支付加上政
府補助金。企業間接稅和企業轉移支付是列入產品價格的,但并不代表生產要素創造的
價值或者收入,因此應減去。相反,政府給企業的補助金不列入產品的價格,但成為生產
要素收入,因此應加上。(3)個人收入(PI)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一年內個人所得到的全部
收入。國民收入不是個人收入,一方面國民收入中有三個項目不會成為個人收入,即公司
未分配利潤、公司所得稅和社會保險稅;另一方面政府轉移支付(包括公債利息)雖然不屬
于國民收入(生產要素報酬),卻會成為個人收入。即從國民收入中減去公司未分配利潤、
公司所得稅和社會保險稅,加政府轉移支付即得個人收入。它等于勞動收入、業主收入、
租金收入、股息收人、利息收入、來自政府的轉移支付等的總和。(4)個人可支配收入
(PDI)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一年內個人所得到的收入總和扣除個人納稅部分所余下的收
入,它可以分為消費與儲蓄兩個部分。
2.五個指標的相互關系。
NNP=GNP--
折舊
NI=NNP--
(間接稅一津貼)
PI=NI-
一公司未分配利潤一公司所得稅+政府給居民的轉移支付
PDI = PI--
個人所得稅一消費(C)+儲蓄(S)
一般來說,廣義的國民收入泛指這五個指標,狹義的國民收入指標僅僅是指NI。在
西方經濟學的宏觀分析中,主要指的是廣義的國民收入。
三、國民生產總值與國內生產總值
國內生產總值(GDP)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在本國領土
所生產的全部*終產品的市場價值總和。(1)國內生產總值統計的標準是土地標準。
GDP是“國土”性質的概念,即按照國土屬性來統計計算。(2)國內生產總值是*終產品
的市場價值總和。(3)國內生產總值不僅包括*終產品中的有形產品,而且還包括*終產
品中的無形產品。(4)國內生產總值是*終產品的市場價值。凡是經過市場交換的*終
產品都應計算在國內生產總值中。(5)國內生產總值是當年內生產出的*終產品的市場
價值,不包括以前年度生產的產品價值。
國民生產總值是按照一年內本國常住居民所生產的*終產品的價值總和。一般來
說,常住居民包括:在本國居住的本國國民、暫住外國的本國居民、常住本國但未入本國國
籍的居民。兩者的關系是:
GNP = GDP+
本國公民在國外生產的*終產品的價值之和~外國公民在本國生產
的*終產品的價值之和
一般來說,如果一個國家的經濟開放度越高,GNP與GDP的差異就越大;反之,一個
國家的經濟開放度越低,兩者的差異就越小。
四、實際國民生產總值與名義國民生產總值、名義國內生產總值和實際國內生產總值
1.實際國民生產總值與名義國民生產總值。名義GNP是指按當年價格水平計算的
GNP。實際GNP指按不變價格水平計算的GNP。一般說來,名義GNP既反映實際產
量的變動,又反映價格水平的變動;
2.名義國內生產總值和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國內生產總值是一個市場價值的概念,
在數值上是價格和產量的乘積,因此其變化可能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價格的變動,二是產
量的變動。所以在考慮問題時就必須把價格變動因素剔除出去,才有可能真正研究國內
生產總值的變化。名義國內生產總值(名義GDP)是用生產物品和勞務的那個時期的價
格計算出來的價值,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實際GDP)是用某一年作為基年的價格計算出來
的價值。例如,統計表上1985—100或以1985年不變價格計算等來表示。
五、人均國民生產總值
國民生產總值從總體上反映了一國的經濟實力和經濟發展水平狀況,而人均國民生
產總值則有助于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居民的生活水平狀況和富裕程度。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朝聞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