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zhàn)為何爆發(fā)及戰(zhàn)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鄖縣人-長江中游的遠古人類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1022496
- 條形碼:9787501022496 ; 978-7-5010-2249-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鄖縣人-長江中游的遠古人類 本書特色
②屈家?guī)X-長江中游的史前文化
③盤龍城-長江中游的青銅文明
④曾侯乙墓-戰(zhàn)國早期的禮樂文明
⑤九連墩-長江中游的楚國貴族大墓
⑥書寫歷呀-戰(zhàn)國秦漢簡牘
⑦秦漢漆器-長江中游的髹漆藝術
⑧梁莊王墓-鄭和時代的瑰寶
⑨占代瓷器-湖北省博物館藏瓷器選
⑩明清書畫-湖北省博物館藏書畫選
⑾楚天英杰-湖北近現(xiàn)代人物畫傳
鄖縣人-長江中游的遠古人類 內容簡介
本書以鎮(zhèn)館之寶“鄖縣人”的發(fā)現(xiàn)為主線,擴展至湖北境內舊石器時代遺存的發(fā)現(xiàn),輔以世界范圍內早期人類起源的資料,試圖對早期人類的生活作一概要介紹。
鄖縣人-長江中游的遠古人類 目錄
鄖縣人-長江中游的遠古人類 節(jié)選
br />
I湖北歷史悠久.文化遺存豐富。截至目前.湖北境內已普查出不可移動文物點1.5
萬余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90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57處,武當山古建筑
l群、鐘祥明顯陵先后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無論是文物點的總量.還是文物單位
的保護級別.湖北都位居全國前列。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的考古工作,完全改寫了湖北的歷史.證實這里同樣是中華文
明的生長點。兩個完整的、距今100:5年的直立人——“鄖縣人”頭骨的發(fā)現(xiàn),證明這里
也是探索人類起源*重要的地區(qū)之一;距今5000年的“屈家?guī)X文化”以發(fā)達的稻作農業(yè),
功能齊全的史前城址,昭示這里同樣是文明起源的發(fā)源地;商代的“盤龍城”、兩周時期
的銅綠山古礦冶遺址和被譽為“地下樂宮”的曾侯乙墓的發(fā)現(xiàn).說明這里的青銅文明同樣
絢麗多彩;江陵紀南城、望山楚墓、馬山楚墓,荊門包山楚墓、郭店楚墓.棗陽九連墩楚
墓等重要考古發(fā)現(xiàn).印證楚文化曾在湖北地區(qū)達到鼎盛時期;大量秦漢至唐宋遺存的發(fā)
現(xiàn).以及明代楚昭王、郢靖王和梁莊王等一批明代藩王墓的發(fā)掘,豐富了地方文化歷史的
研究資料。
負責全省文物保護、收藏、展示的湖北省博物館.于1 953年3月成立籌備處;1959年
春遷至今址東湖風景區(qū);1963年1月正式更名為湖北省博物館,3000平方米的陳列樓建成并
對外開放;1999年1月.建筑面積571 7平方米的編鐘館建成開放:2005年1 2月,楚文化館建
成開放:2007年9月.新館綜合陳列館建成開放。至此,湖北省博物館總占地面積達81909
平方米.建筑面積49611平方米,展廳面積13427平方米,館藏文物14萬余件(套),其中
一級文物千余件(套),位居全國省級博物館前列。
借新館綜合陳列館開放之機.我們一改過去通史陳列的方式,根據(jù)館藏文物特點.
新推出了十一個專題陳列。 《鄖縣人——長江中游的遠古人類》以鎮(zhèn)館之寶”鄖縣人”的
發(fā)現(xiàn)為主線,擴展至湖北境內舊石器時代遺存的發(fā)現(xiàn).輔以世界范圍內早期人類起源的資
料,試圖使觀眾對早期人類的生活有個概略的了解: 《屈家?guī)X——長江中游的史前文化二》 j
則上推至距今8000多年前的城背溪文化,下連到距今4000年前的石家河文化.力圖全方位
地揭示長江中游地區(qū)新石器時代農業(yè)的發(fā)生、人類的定居生活以及文明的發(fā)生過程;《盤
龍城——長江中游的青銅文明二》展示的是商代“南土”今黃陂盤龍城城址的考古發(fā)現(xiàn).
證實由于大冶銅綠山銅礦資源系統(tǒng)的存在.促使商文化南下.客觀上促進了長江中游的
文明進程;《曾侯乙墓二》是我館的精品陳列,這次展覽在原有的基礎上.展示面積有所
擴大,展品也有所增加,較為全面地反映了曾侯乙時代的禮樂文化: 《九連墩紀事)》重
點講述的是九連墩的考古發(fā)掘過程和楚國高級貴族墓的墓葬文化; 《秦漢漆器藝術)》將
我館所藏*具特色的秦漢漆器集中展示,對漆器的制作工藝和藝術特點作了重點闡釋;
《書寫歷史——戰(zhàn)國秦漢簡牘)》是舉辦同類展覽的一個新的嘗試.即以湖北出土的戰(zhàn)國
秦漢簡牘和書寫工具實物為主,上溯至原始社會的刻劃符號和陶文.輔以世界各地的書
寫歷史背景.使觀眾對書寫的歷史有個較全面的了解;《土與火的藝術——古代瓷器專
題展)》以青瓷、青花瓷、官窯瓷器為重點,展示了館藏瓷器的精品: 《梁莊王墓——鄭
和時代的瑰寶)》展示的是明代梁莊王墓的出土遺物;《明清書畫——湖北省博物館藏書
畫展)》從館藏書畫中選取了明清時期較有代表性的繪畫、書法流派人物的作品予以介
紹;《荊楚百年英杰》展示了近代以來,對中國近現(xiàn)代歷史、科學文化和經(jīng)濟建設有過
重要影響和做出突出貢獻的湖北籍或在湖北長期工作過的革命家、歷史人物、文化俊杰
和科教精英的簡要生平事跡,旨在讓人們永遠記住他們。這些展覽力圖通過不同的截
面.展示湖北歷史和文化的閃光點.通過文物來勾畫湖北歷史發(fā)展進程的粗略線條.讓
觀眾在此領略我們祖先的聰明才智,也使我館成為人們心靈對話、交流的場所,成為人
們追求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精神家園。
為配合展覽.我們推出了這套”長江中游文明之旅”叢書.每本書都還約請有關專家
撰寫文章.或概要介紹文化背景.或集中闡述文化內涵。每本書都以文物圖片為主,輔以
簡單的說明。總的目的是為讀者能夠方便和深入地了解湖北的地方歷史和文化,并保留一
份記憶。
湖北省博物館館長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
湖北省文物保護中心主任 王志星
- >
推拿
- >
經(jīng)典常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名家?guī)阕x魯迅:故事新編
- >
詩經(jīng)-先民的歌唱
- >
我與地壇
- >
自卑與超越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