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大學物理實驗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3847455
- 條形碼:9787503847455 ; 978-7-5038-4745-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大學物理實驗 本書特色
大學物理實驗是為各工科專業和部分理科專業學生獨立設置的一門必修課程,是學生進入大學后系統接受科學實驗能力培養的開端,是進行科學實驗方法和實驗技能訓練的重要基礎。 本書是編者在多年物理實驗教學實踐的基礎上編寫而成的。全書內容共分為5篇:第1篇不確定度與數據處理基礎,第2篇力學及熱學實驗,第3篇電磁學實驗,第4篇光學實驗,第5篇近代物理和綜合實驗。全書實驗項目總計55個。 本書可作為普通高等工科院校、綜合大學及師范類院校非物理專業的大學物理實驗課程教學用書,也可供相關人員參考。
大學物理實驗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五篇,內容包括:不確定度與數據處理基礎、力學及熱學實驗、電磁學實驗、光學實驗、近代物理和綜合實驗。
大學物理實驗 目錄
第1篇 不確定度與數據處理基礎
1.1 測量與誤差的基本概念
1.2 隨機誤差的估算
1.3 測量的不確定度
1.4 有效數字及測量結果的表示
1.5 實驗數據處理方法
習題
第2篇 力學及熱學實驗
2.1 力學及熱學實驗基礎知識
2.1.1 長度測量器具
2.1.2 時間測量儀器
2.1.3 質量測量儀器
2.1.4 溫度測量儀器
2.2 實驗2-1 長度的測量
2.3 實驗2-2 物體密度的測定
2.4 實驗2-3 氣軌上滑塊的速度和加速度的測定
2.5 實驗2-4 氣軌上動量守恒定律的研究
2.6 實驗2-5 氣軌上簡諧振動的研究
2.7 實驗2-6 固體線膨脹系數的測定及溫度的PID調=f
2.8 實驗2-7 動力學法測定材料的楊氏彈性模量
2.9 實驗2-8 扭擺法測定物體轉動慣量
2.10 實驗2-9 落球法測定液體在不同溫度下的黏度
2.11 實驗2-10 拉伸法測定金屬絲的楊氏彈性模量
第3篇 電磁學實驗
3.1 電磁學實驗基礎知識
3.1.1 實驗室常用設備
3.1.2 電學實驗操作規則
3.2 實驗3-1 伏安法測電阻
3.3 實驗3-2 電表的改裝和校正
3.4 實驗3-3 線性電阻和非線性電阻的伏安特性曲線
3.5 實驗3-4 三極管的伏安特性曲線
3.6 實驗3-5 RC串聯電路的暫態過程
3.7 實驗3-6 直流電橋法測量阻
3.8 實驗3-7 雙臂電橋法測量阻
3.9 實驗3-8 非平衡電橋的原理和應用
3.10 實驗3-9 電位差計的使用
3.11 實驗3-10 模擬法測繪靜電場
3.12 實驗3-11 用霍爾元件測量磁場
3.13 實驗3-12 示波器的使用
第4篇 光學實驗
4.1 光學實驗基礎知識
4.2 實驗4-1 薄透鏡焦距的測定
4.3 實驗4-2 分光計的調整
4.4 實驗4-3 玻璃三棱鏡折射率的測定
4.5 實驗4-4 折射極限法測定液體的折射率
4.6 實驗4-5 光柵特性及光的波長的測定
4.7 實驗4-6 牛頓環法測量平凸透鏡的曲率半徑
4.8 實驗4-7 劈尖干涉
4.9 實驗4-8 光的偏振現象
4.10 實驗4-9 照相技術
4.11 實驗4-10 暗室技術基礎
4.12 實驗4-11 翻拍技術
4.13 實驗4-12 菲涅耳雙棱鏡干涉現象
4.14 實驗4-13 用超聲光柵測聲速
第5篇 近代物理和綜合實驗
5.1 實驗5-1 邁克爾遜干涉儀
5.2 實驗5-2 小型棱鏡攝譜儀
5.3 實驗5-3 光電效應法測定普朗克常量
5.4 實驗5-4 穩態平板法測定不良導體的導熱系數
5.5 實驗5-5 聲速的測量
5.6 實驗5-6 全息照相技術基礎
5.7 實驗5-7 密立根油滴法測定電子電荷
5.8 實驗5-8 溫度傳感器
5.9 實驗5-9 光纖傳感實驗儀
5.10 實驗5-10 LED光源J—P特性曲線測試
5.11 實驗5-11 光纖纖端光場徑(軸)向分布的測試
5.12 實驗5-12 反射式光纖位移傳感器
5.13 實驗5-13 微彎式光纖壓力(位移)傳感器
5.14 實驗5-14 多普勒效應綜合實驗
……
附錄
后記
參考文獻
大學物理實驗 節選
第1篇 不確定度與數據處理基礎
用實驗方法研究物理現象,必須進行大量的觀測,獲得大量的數據,然后將所得數據進行處理,找出數據之間的相互關系;另一方面,還必須對所測結果進行分析,估算結果的可靠程度,并對所測數據給予合理的解釋。為此,必須掌握有關的誤差理論、不確定度與實驗數據處理的基本知識。
1.1 測量與誤差的基本概念
物理學是一門實驗科學,進行物理實驗時主要是進行各種測量,不僅要定性地觀察物理變化的過程,而且還要定量地測定物理量的大小。
1.測量
測量是把被測量和體現計量單位的標準量作比較的過程。通過比較,確定出被測量是計量單位的若干倍,該倍數值和單位一起表示被測量的測量值(數據)。因此,記錄數據時測量值的大小和單位缺一不可。
測量分為直接測量和間接測量兩類。
1)直接測量
用量具或儀表直接讀出測量結果的,稱為直接測量。直接測量常用的方法有直讀法和比較法兩種。直讀法是使用具有相應分度的量具或儀表直接讀取被測量的測量值(如用米尺測量長度、用電流表測量電流等),比較法是把被測對象直接與體現計量單位的標準器進行比較(如用電橋測電阻、電位差計測電動勢、用標準信號源和示波器測頻率等)。
2)間接測量
由直接測量結果經過公式計算才能得出結果的,稱為間接測量。對大多數被測物理量來說,沒有直接讀數用的量具或儀表,只能用間接的方法進行測量,即根據被測物理量與若干可直接測量的物理量的關系,先測出這些可直接測量的物理量的測量值,再通過相關的物理公式進行計算而得出。例如,要測量圓柱體的體積,可先直接測出圓柱體的直徑和高的測量值,然后通過相關的公式進行計算后就可得出。其中,圓柱體的直徑和高是可直接測量的量。
此外,根據測量條件的不同,測量又可分為等精度測量和不等精度測量。
等精度測量是指在測量過程中,影響測量的諸多因素相同的測量,即在測量條件相同的情況下進行的一系列測量。例如,由同一個人在同一地點、用同一臺儀器和同樣的測量方法對同一被測物理量進行的連續多次測量。不等精度測量是指在測量條件部分相同或完全不同的情況下進行的一系列測量。等精度測量的數據處理比較簡單,常為大多數實驗采用,本書只討論等精度測量方面的問題。
……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隨園食單
- >
月亮虎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自卑與超越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