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二刻拍案驚奇 本書特色
★32開精裝,布面書脊,人民文學出版社1996年6月第1版、1999年1月第1次印刷
★《二刻拍案驚奇》與《初刻拍案驚奇》合稱“二拍”,是中國文學史上首部文人獨立創作的擬話本小說集,且有較大的影響,在中國古代小說史上占有比較重要的地位
★題材大多取自《太平廣記》《齊東野語》《夷堅志》《剪燈新話》《剪燈余話》及其他典籍,融入了凌氏本人的思想個性,體現了凌氏本人的藝術構思和藝術風格
★全書描寫了眾多引人入勝的故事,不僅表現了愛情婚姻和兩性關系、封建官吏的思想行為,還表現了當時的商業活動與商人生活
友情提示:本書年版久遠,品相略舊,內文字體較小,內頁有未裁切現象,介意的讀者慎拍
《二刻拍案驚奇》為明末凌濛初編著擬話本小說集。于1632年(崇禎五年)成書刊行,與作者前著《初刻拍案驚奇》合稱“二拍”。四十卷,每卷一篇,共四十篇,其中卷二十三《大姊魂游完宿愿,小姨病起續前緣》,與《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三相同,卷四十已亡佚,補錄雜劇《宋公明鬧元宵雜劇》以充數。
作者自稱系“偶戲取古今所聞一二奇局可紀者演而成說”,題材大多取自前人。該書的思想內容是比較復雜,但從總體上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興的市民階層的思想觀念,其所提倡的傳統道德中也有不可否定的健康成分。在中國文學史上有較重要的影響。
今日所見《二刻拍案驚奇》*早的刊行本,為崇禎五年(1632)尚友堂刻本。此刻本國內僅存殘卷,所幸日本內閣文庫尚藏有一部完本,上海古籍出版社據此予以影印,此次整理,即以這個影印本作為底本。但這個本子是否就是原刻本還有疑問。因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小引》中說“聊復綴為四十則”,當為四十卷,均新編擬話本小說。而此本卷二十三(大姊魂游完宿愿,小姨病起續前緣)與《拍案驚奇》重出,卷四十《宋公明鬧元宵雜劇》又非小說,實僅存小說三十八卷,與作者之說不符。在沒有新的發現之前,這個本子尚屬*完整的本子。
二刻拍案驚奇 內容簡介
為適應市民階層的文化需求,本書的內容也有所側重。
首先是對人欲的充分肯定。我們知道,城市的基本運作模式,是以交換為原則的商品經濟。在當時,經商已成為熱門,如卷三十七所云:“徽州風俗,以商賈為**等生業,科第反在次著。”囤積居奇,待價而售以牟取暴利,被認為是正當的資本積累。
二刻拍案驚奇 目錄
二刻拍案驚奇序
二刻拍案驚奇小引
卷之一
進香客莽看金剛經 出獄僧巧完法會分
卷之二
小道人一著饒天下 女棋重兩局注終身
卷之三
權學全權認遠鄉姑 白孺人白嫁親生女
卷之四
青樓市探人蹤 紅花場假鬼鬧
卷之五
襄敏公元宵失子 十三郎五歲朝天
卷之六
李將軍錯認舅 劉氏女詭從夫
卷之七
呂使君情媾宦家妻 吳太守義配儒門女
卷之八
沈將仕三千買笑錢 王朝議一夜迷魂陣
卷之九
莽兒郎驚散新鶯燕 謅梅香認合玉蟾蜍
卷之十
趙五虎合計挑家釁 莫大郎立地散神奸
卷十一
滿少卿饑附揚 焦文姬生仇死報
卷十二
硬勘案大儒爭閑氣 甘受刑俠女著芳名
卷十三
鹿胎庵客人作寺主 判溪里舊鬼借新尸
卷十四
趙縣君喬送黃柑 吳宣教干償白鏹
卷十五
韓侍郎婢作夫人 顧提控掾居郎署
卷十六
遲取券毛烈賴原錢 失還魂牙僧索剩命
卷十七
同窗友認假作真 女秀才移花接木
卷十八
甄監生浪吞秘藥 春花婢誤泄風情
卷十九
田舍翁時時經理 牧童兒夜夜尊榮
卷二十
賈廉訪贗行府牒 商功父陰攝江巡
卷二十一
許察院感夢擒僧 王氏子因風獲盜
卷二十二
癡公子狠使噪脾錢 賢丈人巧賺回頭婿
卷二十三
大姊魂游完宿愿 小姨病起續前緣
卷二十四
庵內看惡鬼善神 井中譚前因后果
卷二十五
徐茶酒乘鬧劫新人 鄭蕊珠鳴冤完舊案
卷二十六
懵教官愛女不受報 窮庠生助師得令終
卷二十七
偽漢裔奪妾山中 假將軍還姝江上
卷二十八
程朝奉單遇無頭婦 王通判雙雪不明冤
卷二十九
贈芝麻識破假形 擷草藥巧諧真偶
卷三十
瘞遺骸王玉英配夫 償聘金韓秀才贖子
卷三十一
行孝子到底不簡尸 殉節婦留待雙出柩
卷三十二
張福娘一心貞守 朱天錫萬里符名
卷三十三
楊抽馬甘清杖 富家即浪受驚
卷三十四
任君用恣樂深閨 楊太尉戲宮館客
卷三十五
錯調情賈母詈女 誤告狀孫郎得妻
卷三十六
王漁翁舍鏡崇三寶 白水僧盜物喪雙生
卷三十七
疊居奇程客得助 三救厄海神顯靈
卷三十八
兩錯認莫大姐私奔 再成交楊二郎正本
卷三十九
神偷寄興一枝梅 俠盜慣行三昧戲
卷四十
宋公明鬧元宵雜劇 附
二刻拍案驚奇 節選
二刻拍案驚奇 作者簡介
凌濛初(1580—1644),明文學家、戲曲家。字玄房,號初成,亦名凌波,一字波厈,別號即空觀主人,烏程(今浙江湖州)人。諸生。官至徐州通判。后為流寇圍困,嘔血而死。早年工詩文,后致力于小說、戲曲創作。尤以短篇小說集“二拍”(《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聞名于世,后人多以與之“三言”(即馮夢龍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并舉。又撰有雜劇九種、傳奇三種,今存雜劇《莽擇配》、《虬髯翁》、《北紅拂》三種。此外,另有《潭曲雜札》,編有《南音三籟》等。
校注:
陳邇冬(1913—1990),原名鍾瑤,號蘊庵,筆名:沈東,廣西桂林人。1937年畢業于廣西大學文法學院,后加入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主編多種雜志或副刊,同時從事文學創作,先后出版短篇小說集《九紋龍》、新詩集《最初的失敗》、歷史劇《戰臺灣》、敘事詩《黑旗》與傳記《李秀成傳》等作品。1949年10月應聘為山西大學中文系教授,轉而從事學術研究。1954年10月調人民文學出版社,任二編室詩詞組組長,主要致力于古籍整理,有《蘇軾詩選》《蘇軾詞選》《蘇東坡詩詞選》《史記選注》《韓愈詩選》及《宋詞縱談》《它山室詩話》等,其蘇詞選獲錢鍾書好評。2同時涉獵說部,曾校注《拍案驚奇》,審訂《三國演義》,印行《閑話三分》,擔任中國三國演義學會顧問。另有撰述《閑話水滸》的計劃,因病未果。他一生喜好吟詠,有《十步廊韻語》傳世。
郭雋杰(1938年12月23日— )筆名射干。男,漢族。籍貫河北饒陽。畢業于北京師范學院。1962年參加工作,曾任中學教師,北京物資學院教授。1992年加入北京作家協會。長期從事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校注《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編著《東坡小品》《南北朝小品》《聶紺弩詩全編》《中國的佛手》《中國的祠堂與故居》等。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我與地壇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巴金-再思錄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