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最新真考題庫模擬考場及詳解·二級MSOffice高級應用
-
>
決戰行測5000題(言語理解與表達)
-
>
軟件性能測試.分析與調優實踐之路
-
>
第一行代碼Android
-
>
JAVA持續交付
-
>
EXCEL最強教科書(完全版)(全彩印刷)
-
>
深度學習
計算機組成與結構 版權信息
- ISBN:7115139415
- 條形碼:9787115139412 ; 978-7-115-13941-2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計算機組成與結構 本書特色
本書以馮·諾依曼體系結構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及設計方法為主要內容,結合當前計算機發展的新技術,對計算機的組成與結構做了全面、系統、深入的介紹,使讀者建立起計算機的整體概念。全書共分7章,計算機系統概述、運算方法和運算器、存儲系統、指令系統、中央處理器、總線與外圍設備、輸入/輸出系統。 全書內容全面,基本概念清楚,語言通俗易懂,注重深入淺出,易于教學,并配有習題。 本書既可作為計算機科學與工程技術專業的本科教材,也可作為與計算機相關專業的教材;還適合作為從事計算機工作的各類人員的參考書。
計算機組成與結構 內容簡介
本書以馮·諾依曼體系結構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及設計方法為主要內容,結合當前計算機發展的新技術,對計算機的組成與結構做了全面、系統、深入的介紹,使讀者建立起計算機的整體概念。全書共分7章,計算機系統概述、運算方法和運算器、存儲系統、指令系統、中央處理器、總線與外圍設備、輸入/輸出系統。
全書內容全面,基本概念清楚,語言通俗易懂,注重深入淺出,易于教學,并配有習題。
本書既可作為計算機科學與工程技術專業的本科教材,也可作為與計算機相關專業的教材;還適合作為從事計算機工作的各類人員的參考書。
計算機組成與結構 目錄
第1章 計算機系統概述
1.1 計算機的產生和發展
1.1.1 計算機的產生
1.1.2 計算機的發展
1.2 計算機系統的組成
1.2.1 計算機硬件系統
1.2.2 計算機軟件系統
1.2.3 計算機硬件與軟件的關系
1.2.4 計算機系統層次結構
1.2.5 計算機系統結構的分類與發展
1.3 計算機的基本工作原理
1.3.1 馮·諾依曼的基本思想
1.3.2 計算機的工作過程
1.3.3 計算機的主要性能指標
1.4 計算機的分類與應用
1.4.1 計算機的分類
1.4.2 計算機的特點
1.4.3 計算機的應用
習題一
第2章 運算方法和運算器
2.1 數據的表示
2.1.1 數值型數據的表示
2.1.2 非數值型數據的表示
2.1.3 數據校驗碼
2.2 定點加、減法運算
2.2.1 補碼運算基礎
2.2.2 定點補碼加法
2.2.3 定點補碼減法
2.2.4 溢出處理
2.3 定點乘法運算
2.3.1 移位操作
2.3.2 原碼一位乘法
2.3.3 補碼二位乘法
2.4 定點除法運算
2.4.1 原碼一位除法
2.4.2 補碼一位除法
2.5 浮點四則運算
2.5.1 浮點加減法運算
2.5.2 浮點乘除法運算
2.6 運算器的組成
2.6.1 加法器及其進位系統
2.6.2 算術邏輯運算單元
2.6.3 定點運算器的基本結構
2.6.4 定點運算器舉例
2.6.5 浮點運算器
習題二
第3章 存儲系統
3.1 存儲器概述
3.1.1 存儲器的分類
3.1.2 存儲器的主要性能指標
3.1.3 主存儲器的組成與工作原理
3.1.4 存儲系統的層次結構
3.2 半導體隨機存儲器
3.2.1 半導體存儲位元電路
3.2.2 半導體存儲器芯片
3.2.3 半導體隨機存儲器的組成
3.3 半導體只讀存儲器
3.3.1 掩膜式只讀存儲器和可編程只讀存儲器
3.3.2 可擦除可編程只讀存儲器
3.3.3 電擦除可編程只讀存儲器
3.3.4 閃速存儲器
3.4 并行存儲器
3.4.1 相聯存儲器
3.4.2 多體交叉存儲器
3.4.3 雙端口存儲器
3.5 高速緩沖存儲器
3.5.1 Cache工作原理
3.5.2 Cache的命中率和寫操作規則
3.5.3 映像函數
3.5.4 替換算法
3.5.5 Cache存儲器舉例
3.6 DRAM芯片技術和發展
3.7 虛擬存儲器
3.7.1 虛擬存儲器基本概念
3.7.2 虛擬存儲器的基本管理辦法
3.7.3 虛擬存儲系統舉例
3.8 輔助存儲器
3.8.1 磁性材料存儲原理
3.8.2 磁盤存儲器
3.8.3 光盤存儲器
3.8.4 移動存儲器
習題三
第4章 指令系統
4.1 指令格式
4.1.1 指令字長度
4.1.2 操作碼及其擴展技術
4.1.3 地址碼
4.2 尋址方式
4.2.1 指令的尋址方式
4.2.2 操作數的尋址方式
4.2.3 尋址方式舉例
4.3 指令系統
4.3.1 指令系統的要求
4.3.2 指令系統的發展
4.3.3 指令系統的分類及功能
4.3.4 CISC和RISC指令系統
4.4 指令系統舉例
4.4.1 PDP-11指令系統
4.4.2 Pentium指令系統
4.4.3 Power PC指令系統
習題四
第5章 中央處理器
5.1 CPU的功能與組成
5.1.1 CPU的功能
5.1.2 CPU的基本結構
5.1.3 CPU內部數據通道
5.2 控制器的功能和組成
5.2.1 控制器的功能
5.2.2 控制器的組成
5.2.3 控制方式
5.3 單總線結構的操作過程
5.3.1 從主存中讀出一個字
5.3.2 把一個字寫入主存
5.3.3 寄存器間的數據傳送
5.3.4 執行算術或邏輯操作
5.3.5 指令的執行過程
5.4 組合邏輯控制器
5.4.1 概述
5.4.2 設計舉例
5.5 微程序控制器的原理及設計
5.5.1 微程序控制的基本概念
5.5.2 微程序控制器的組成
5.5.3 微指令的編碼方法
5.5.4 微指令地址的形成
5.5.5 微程序設計
5.6 并行處理技術
5.6.1 并行性概念
5.6.2 指令流水線
5.7 精簡指令系統計算機
5.7.1 RISC的主要特點
5.7.2 RISC的指令系統
5.7.3 RISC硬件結構
習題五
第6章 總線與外圍設備
6.1 系統總線
6.1.1 總線的概念和分類
6.1.2 系統總線的組成和結構
6.1.3 總線的數據傳輸和定時方式
6.1.4 總線裁決
6.1.5 總線標準
6.2 I/O接口
6.2.1 外圍設備與主機的連接
6.2.2 I/O接口的基本功能
6.2.3 I/O接口的類型
6.2.4 I/O接口舉例
6.3 外圍設備概述
6.3.1 外圍設備的功能
6.3.2 外圍設備的分類
6.3.3 外圍設備的發展趨勢
6.4 輸入設備
6.4.1 鍵盤
6.4.2 鼠標器和軌跡球
6.4.3 觸摸屏
6.4.4 圖形圖像輸入設備
6.4.5 光學字符識別設備
6.4.6 語音識別
6.5 輸出設備
6.5.1 打印設備
6.5.2 顯示器
習題六
第7章 輸入/輸出系統
7.1 輸入/輸出系統概述
7.1.1 I/O設備的尋址方式
7.1.2 I/O數據傳送控制方式
7.2 程序直接控制方式
7.2.1 無條件傳送方式
7.2.2 條件傳送方式
7.3 程序中斷控制方式
7.3.1 中斷的基本概念
7.3.2 中斷的基本類型
7.3.3 中斷系統的基本職能和結構
7.3.4 中斷過程
7.3.5 外圍接口中的中斷控制邏輯
7.3.6 中斷傳送過程
7.4 直接存儲器存取(DMA)方式
7.4.1 DMA三種工作方式
7.4.2 DMA接口的結構和功能
7.4.3 DMA操作步驟
7.4.4 DMA傳送方式舉例
7.5 通道控制方式
7.5.1 通道的基本概念
7.5.2 通道的類型和結構
7.5.3 通道程序
7.5.4 通道控制過程
7.6 輸入/輸出處理機方式
習題七
參考文獻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史學評論
- >
推拿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