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貨幣大歷史:金融霸權與大國興衰六百年
-
>
(精)方力鈞作品圖錄
-
>
《藏書報》2021合訂本
-
>
(精)中國當代書畫名家作品集·范碩:書法卷+繪畫卷(全2卷)
-
>
(噴繪樓閣版)女主臨朝:武則天的權力之路
-
>
書里掉出來一只狼+狼的故事-全2冊
-
>
奇思妙想創意玩具書(精裝4冊)
多義詞心理表征的發展模式-解放軍外國語學院英語博士文庫 版權信息
- ISBN:7810914286
- 條形碼:9787810914284 ; 978-7-81091-428-4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多義詞心理表征的發展模式-解放軍外國語學院英語博士文庫 本書特色
解放軍外國語學院英語專業建立于1949年,學科體系健全,是全國和全軍的重點學科,擁有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和博士學位授權點;師資力量雄厚,目前有近30名教師具有博士學位;教學質量上乘,在全國英語統測中成績一直名列前茅;科研學術活躍,學風嚴謹,成果豐碩。
本文庫是部分博士在國內各名牌院校知名學者教授指導下精心撰寫的學術著作,計劃每年出版5本,敬請關注。
多義詞心理表征的發展模式-解放軍外國語學院英語博士文庫 內容簡介
多義詞是語言哲學、語言學以及心理學廣為探討的話題。人們之所以對多義詞感興趣是由于它涉及許多領域,如多義詞與同形異義詞的區別,多義詞與模糊含義之間的界限,翻譯、詞典學等語義學的實際運用領域,以及外語教學等。
語言學文獻對于多義詞詞義的心理儲存方式存在爭議,主要圍繞一個核心:是否只有一個中心詞義被表征(中心詞義表征觀點)還是所有的詞義被獨立表征(獨立詞義表征觀點)。通過分析以往多義詞心理表征的實驗研究我們發現,它們得出的相反結論(中心詞義和獨立詞義表征)是由于實驗設計中的漏洞所致,如使用了語言水平相同的本族語者,所用實驗材料的某些缺陷,以及使用了傳統的在線心理語言學實驗方法。
本研究對于多義詞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對于詞典編撰和EFL教學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本研究提出的理論框架、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以及得到的結果彌補了對EFL學習者多義詞心理表征研究的不足,對于詞典條目中的多義詞義項編排以及同形異義詞的處理提供了心理依據,對于EFL學習者習得多義詞詞義具有重要的啟示。
多義詞心理表征的發展模式-解放軍外國語學院英語博士文庫 目錄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Related Topics about Polysemous Representation
1.1 The Interest in Polysemy
1.2 Polysemous Relations
1.3 Radial Networks Between Word Senses
1.4 Polysemy and Dictionary Sense Division and Ordering
1.5 Polysemy and Mental Representation
1.6 Models of the Mental Lexicon
1.7 Theoretical Framework
1.8 The Research Questions and Hypotheses
1.9 Outline
Chapter Two Polysemous Representation
2.1 Linguistic Background
2.2 Competing Views about Polysemous Representation in the Mental Lexicon
2.3 Experimental Evidence
Chapter Three Categorization Studies
3.1 Introduction
3.2 Kinds of Categories
3.3 Categorization Studies in Psychology
3.4 Categorization Experiments in Psycholingustics
PART TWO EXPERIMENTS AND DISCUSSION
Chapter Four Methodology
4.1 General Design of the Present Research
4.2 The Research Method
4.3 Independent and Dependent Variables
4.4 Subjects
4.5 Materials
4.6 Data Collection and Preparation
Chapter Five Polysemous Senses Rating Test
5.1 Purpose
5.2 Design
5.3 Results and Analysis
Chapter Six Experiment1:Polysemous Representation
6.1 Purpose and Hypotheses
6.2 Design
6.3 Results and Analysis
6.4 Dixcussion
Chapter Seven Experiment2:Context Word Text
7.1 Purpose
……
Chapter Eight Experiment3:Same Sense Representation
Chapter Nine Experiment4:Homonym Representation
Chapter Ten Conclusion
Appendices
References
后記
- >
煙與鏡
- >
月亮虎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史學評論
- >
二體千字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莉莉和章魚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