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藝術概論 本書特色
全書從“藝術的起源”、“藝術的特質”、“藝術的類別”、“藝術的材料”、“藝術的內容”、“藝術的形式”、“藝術的創作”、“藝術的欣賞”、“藝術的批評”等方面對中外藝術作了一個大體的“概論”,涉及“文字的藝術”、“視覺藝術”、“聽覺藝術”、“表演藝術”、“電影藝術”等等我們所熟知的藝術門類。書中處處充滿對生命的啟發,對美的牽引,是初學入門者*好的領航。圖文并茂是本書的*大特點。
藝術概論 內容簡介
在眾多的關于藝術概論的圖書里,本書是*新也可算是頗為新穎的一本。作者為臺灣著名的藝術史學者蔣勛,其《寫給大家看的美術史》曾在大陸擁有眾多的讀者。全書從“藝術的起源”、“藝術的特質”、“藝術的類別”、“藝術的材料”、“藝術的內容”、“藝術的形式”、“藝術的創作”、“藝術的欣賞”、“藝術的批評”等方面對中外藝術作了一個大體的“概論”,涉及“文字的藝術”、“視覺藝術”、“聽覺藝術”、“表演藝術”、“電影藝術”等等我們所熟知的藝術門類。書中處處充滿對生命的啟發,對美的牽引,是初學入門者*好的領航。圖文并茂是本書的*大特點。
藝術概論藝術概論 前言
序 終其一生,不要失去美的信仰 在大學里教了十幾年的“藝術概論”,一直夢想著有一天能寫出一本“理想的”藝術概論的教科書。 它**個條件,應該是不像一本“教科書”;不僅以藝術為專業的學生,在這里可以學到有關藝術的基本概念,對一般非藝術專業的學生和大眾,它也應該是一本有趣的、容易閱讀的、啟發生命的書。 長年以來,通用于大學之間的藝術概論的教科書,許多是翻譯自西方的,或者,裁切西方理論的片段,重新拼湊組合,變成一大芝大概論的教科書。 藝術,其實比任何科目更需要一種人的自覺,也比任何一種科目更需要心靈的介入。一本翻譯的“教科書”,對閱讀者造成的隔閡,常常使藝術被扭曲成一種繁難而奧秘的假象。受制于西方的理論,拼湊組合,看來很像一本“教科書”,結果也可能使一般學生完全失去了對藝術的興趣,也失去了一生中惟一一次借藝術來啟發自我生命的可能。 *常見的悲劇,是一個原本熱愛藝術的青年,在閱讀了一本討論藝術的書,或者修了一門藝術理論的課之后,忽然被弄得倒盡胃口,再也不想接觸藝術的范疇了。 美,其實是一種拯救。在人性眾多的挫折阻礙之中,在生命眾多的困惑迷惘之中,美,使人有反省、有思維、有渴望、有向往、有對傷痛的悲憫,也有對喜悅幸福的期待。 美,不應該是困難的學習。 因此,我大膽地打破了“教科書”的形式,我不希望這本《藝術概論》是一本太像“教科書”的書;長期以來,我本身對“教科書”的僵化有一種厭煩,我盼望這本書是使青年們喜歡的書,是可以喚起他們自身的美的經驗的書。 我使本文的閱讀比較容易,復雜的討論也許放在注解的部分,或者,由參考資料再去延伸閱讀。 我也大量引用了我們本土文化和臺灣的藝術實例。一本在華文地區使用的《藝術概論》,當它在舉例時,如果全部是青年們陌生而遙遠的例證,已經注定了本質上的偏誤吧。 我所居住的臺灣正處在歷史性的階段,累積了不同的多元文化,臺灣的藝術創造力,在文學、舞蹈、電影、美術、音樂、戲劇,各方面都有落實在本土、重新出發的跡象,我這本《藝術概論》當然也不能或不應該對這些當前的創作視而不見。 當然,一本教科書,若不淪為“照本宣科”的形式,是需要教授者和閱讀者雙方大量的介入的,《藝術概論》的延伸閱讀,應該是大量參與在當前的藝術活動之中,使自己豐富來自聲音、來自視覺、來自肢體和心靈全面的美的饗宴。 一本《藝術概論》,需要照顧的面非常廣,也許不是一個個人的專業可以涵蓋,因此,我和出版社約定,可以陸續做增補和修訂的工作,這樣,會使我覺得在美的學習和美的領悟的漫漫長路中,有更多可以對話、可以分享的朋友。 十多年前上過我的“藝術概論”課程的學生,許多也已經在大學或中學中講授有關藝術的課程了,我把這本書題贈給他們,作為一種約定——終其一生,我們不要失去美的信仰。 蔣勛 1995年8月1日
藝術概論 目錄
**章 美的起源
第二章 藝術的起源
第三章 藝術的特質
第四章 藝術的類別
一、文字的藝術
二、視覺藝術
三、聽覺藝術音樂
四、表演藝術
五、電影藝術
第五章 藝術的材料
第六章 藝術的內容
第七章 藝術的形式
第八章 藝術的創作
第九章 藝術的欣賞
第十章 藝術的批評
附錄 附錄一 托爾斯泰說將來的藝術一
附錄二 杜甫的“三吏、“三別”
附錄三 筆墨紙硯——中國韋畫的悲情與喜悅
附錄四 大荒與無稽
藝術概論 節選
西方的藝術,無論文學、繪畫、雕刻,都以人為重心,反映人生的大量作品構成了西方藝術的主線。
5月3日的槍殺 戈雅古希臘的神話、戲劇、史詩,多以壯烈的人性為描寫對象,人在命運中各式各樣的掙扎,或激昂,或悲痛,或狂喜,或沮喪,都被一一細節的描繪。似乎古希臘藝術家也以承擔各種命運悲劇的英雄為他們崇拜的對象。人活著,是為了承擔命運的試探,連神都不能逃脫命運。希臘神話中的神,山有人世間的愛戀、仇恨、嫉妒、報復、懲罰。如此構成西方藝術以人為經緯的主線。
古希臘的文學藝術影響到古羅馬,古羅馬人更全面地拓展了古希臘對人性的多元化的興趣。到了3世紀左右,基督教興起,表面上是反希臘藝術的,但是,基督教的《圣經》仍然以描述人的世界為主,亞當、夏娃的故事,挪亞方舟的故事,亞伯拉罕殺于獻祭的故事,都仍然是西方藝術的主題。
文藝復興時代的藝術家試圖重新恢復希臘傳統,波提切利(Boticelli)畫了從海洋中誕生的維納斯,那種對人體的歌頌,正是西方一貫的傳統。
西方的藝術,關心現實,介人生活,批判社會,中國的藝術,特別在宋元以后,逐步走到個人內心世界的尋找,去經營一個個人的理想國,不再與現實生活有關。
蘇格拉底之死 雅克·大衛 19世紀以后,西方的藝術更明顯地以人生為主要內容。拿破侖時代的畫家雅克·大衛(Jacque Louis Dayid)以現實的事件人畫,他的《馬拉之死》,畫一位為自由奮斗的新聞記者被政客謀殺。大衛批判這種野蠻的政治謀殺,便以繪畫表現了“馬拉之死”,在畫中畫出了兇刀,甚至畫出了政客威脅馬拉的信,而“馬拉之死”變成了歷史性的控訴,成為今日法國人了解歷史的重要證據,也鼓舞人們對自由民主的堅持。這一類的藝術有嚴肅的對人生的批判意義,在中國宋元以后非常少見。也可以說,中國的藝術為了個人的完成,走向自然,西方卻為了社會的改革,走進人生。
比雅克·大衛晚一點,浪漫主義的畫家德拉克洛瓦(E.Delacroix)也同樣以作品表達人生。1830年,他創作了帕由女神領導民眾》,表達了他對在街頭爭取自由民主的群眾的支持。他的作品激勵了很多人,他創造的“自由女神”造型也影響到全世界,變成了自由民主的保護神的代名詞。
20世紀,西班牙的畫家畢加索為了控訴當時西班牙領袖佛朗哥在內戰中轟炸格爾尼卡城,造成許多民眾死亡,創作了著名的大畫《格爾尼卡》,對政權提出抗議。這都是西方以藝術介人生活、干預生活的實例。
格爾尼卡 畢加索
藝術的內容,當然非常豐富,除了自然和人生可以有寫不盡、畫不完的題材之外,人類內心世界一些超現實的幻想,也常常變成藝術家創作的靈感。20年代,法國的詩人安德列·勃勒東(Anthe
Breton)依據心理學家弗洛伊德(Fmed)潛意識學說的理論,認為人的內心心理世界,其實和現實世界不完全相同,也主張藝術應當開發人類潛存于內心的超現實世界。例如:我們在現實中不會發生的事,往往有可能在超現實的夢境中實現。在夢中,我們會飛,會做一切平日覺得荒謬或禁忌的事,勃勒東認為,同樣的,在藝術中也應當容許意識有更大的自由。超現實主義運動影響很大,在文學、戲劇、舞蹈、繪畫各方面都有作品產生。
燃燒的長頸鹿 達利
西班牙畫家達利(S.Dali)是超現實主義的重要畫家,他常常創作荒涼或令人焦慮不安的畫面。在他的畫中,鐘表都癱軟了,好像時;司已經不再行進,人處在一片如洪荒般沒有歲月的曠野中。他又常常在人的身上畫很多抽屜,每一個抽屜內裝很多奇怪的東西,似乎他把人當成一個儲存記憶的柜子,我們每個人的一生,都經驗著各種不同的事件,而這些事件也—一被我們封存著,變成記憶。
這些畫面,不存在于自然界,也不存在于現實人生,但是,在我們夢境中,在我們恍惚間的幻想中,都的確存在,超現實主義的藝術家便帶領我們航向那一片未曾被開發的人性領域,探究我們不敢在現實中面對的內心世界。
達利在年輕時曾經和同樣是西班牙的電影工作者布努埃爾(Buntal)共同合作拍攝了一部短片(一條安達魯狗),開始了電影的超現實主義運動。(一條安達魯狗)記錄兩個人的夢,有月圓,有劃過人的瞳孔的刮胡刀片,這些畫面并不以我們現實中可以理解的方式來組合,但的確觸碰到我們詭異而隱秘的內心世界,使我們對自己有更多好奇。
布努埃爾在70年代拍攝了著名的超現實影片《自由的幻影),更為直接地顛覆了我們日常的思維模式,把真實、幻想、渴望、恐懼……全部揉合在一起,當成一種“真實”來處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部超現實電影。
我們常常說:“美夢成真”,幻想可以變成一種真實嗎?在超現實的文學、藝術作品中,我們經歷了另一種“真實”,不再是外在的真實,而是我們內心世界的真實,我們可以說,“超現實”其實也還是落實在現實的基礎上。
藝術概論 作者簡介
蔣勛,臺灣藝術家,他的《夢想與創造》一書,在出版之后半年就又加印了5000冊,但是他在內地的知名度遠不能和他在臺灣相比。蔣勛可是藝術圈里舉足輕重的人物,作為著名的詩人、小說家、畫家和社會活動家,蔣勛早已著作等身。 同作者出版的其它圖書 ·夢想與創造——達芬奇、畢加索、達利 ·舞動白蛇傳 ·天地有大美[看更多同作者的圖書]
- >
莉莉和章魚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回憶愛瑪儂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煙與鏡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