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最新真考題庫模擬考場及詳解·二級MSOffice高級應用
-
>
決戰行測5000題(言語理解與表達)
-
>
軟件性能測試.分析與調優實踐之路
-
>
第一行代碼Android
-
>
JAVA持續交付
-
>
EXCEL最強教科書(完全版)(全彩印刷)
-
>
深度學習
檢測技術與系統 版權信息
- ISBN:7810776185
- 條形碼:9787810776189 ; 978-7-81077-618-9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檢測技術與系統 內容簡介
較系統地介紹了檢測技術的主要基本內容,包括檢測技術的基本概念、功能、要求;檢測系統的靜、動態特性、描述及數據處理;一些測量典型參數的傳感器,包括結構組成、應用特點、誤差補償等;微機械傳感器和智能傳感器;以各種傳感器為核心的典型檢測系統等等。
本書可作為儀器科學與技術、測控技術與儀器、電氣工程與自動化、信息工程、自動化、機械工程、機械電子工程等專業本科生、?粕滩幕騾⒖紩部晒┫嚓P專業的師生和有關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檢測技術與系統檢測技術與系統 前言
檢測技術是人們認識客觀世界的一種基本方法,在日常生活、科學研究、工農業生產、交通運輸、醫療衛生及國防建設中發揮著基礎性作用。檢測技術的水平與發展狀況充分反映了人類認識客觀世界的能力與程度。 本教材以檢測技術所涉及到的基礎知識、信息敏感變換原理、測試系統性能分析與處理為基礎,以參數檢測為目的,介紹位移、速度、加速度、轉速、振動、力、轉矩、壓力、溫度、流量等參數的測量系統。在此基礎上,詳細介紹了幾種典型的測試系統。 本教材的特色體現在:注重檢測技術涉及到的基礎知識的介紹;注重典型的、常規的檢測系統在工業領域中應用;注重在應用實例計算、分析過程中介紹,并傳授知識點。 通過本教材對檢測技術的學習,使學生能夠基本掌握檢測技術涵蓋的基本內容,了解檢測技術領域中的新進展、新內容;同時使學生了解、掌握檢測技術在工業領域中的典型應用。 本教材共分19章,由樊尚春教授與喬少杰教授共同編寫。 第1章介紹了有關檢測技術的基本概念、功能、研究的主要內容,構成檢測系統的基本要求等。 第2,3章介紹檢測系統靜、動態特性的描述與數據處理,包括靜、動態特性的描述方法;靜、動態測試數據的獲取過程;典型的靜、動態數據處理過程等。同時對檢測系統的噪聲及其減小的方法進行了簡要介紹。 第4~7章介紹電位器式、應變式、壓阻式和熱電阻式等傳感器。在電位器式傳感器中,介紹其基本構造、工作原理、輸出特性;階梯特性和階梯誤差、非線性電位器的特性及其實現;電位器的負載特性、負載誤差以及改善措施;電位器的結構與材料等。在應變式傳感器部分,介紹金屬電阻絲產生應變效應的機理;金屬應變片的結構及應變效應、應變片的橫向效應及減小橫向效應的措施;電阻應變片的溫度誤差及補償方法,并詳細介紹電橋原理、差動檢測原理及其應用特點等。在壓阻式傳感器部分,介紹半導體材料產生壓阻效應的機理;單晶硅的晶面、晶向;單晶硅的壓阻系數等。在熱電式傳感器部分,重點介紹金屬熱電阻和半導體熱敏電阻的特性、應用特點及測溫電橋;同時有針對性地介紹溫度的概念、溫度測量中常用的熱電偶、半導體PN結傳感器的測溫原理;常用的非接觸測溫系統等。 第8章介紹電容式傳感器,包括電容式變換元件的基本結構形式、特性、等效電路以及典型的信號轉換線路;電容式傳感器的抗干擾問題等。 第9章介紹變磁路式傳感器,包括電感式和差動變壓器式變換元件的基本結構形式、特性、等效電路以及典型的信號轉換線路;電渦流效應、霍耳效應等。 第10章介紹壓電式傳感器,包括石英晶體、壓電陶瓷、聚偏二氟乙烯等常用壓電材料的壓電效應及應用特點,壓電換能元件的等效電路及信號轉換電路。 第11章介紹諧振式傳感器,包括機械諧振敏感元件的諧振現象及其評估、諧振式傳感器(閉環自激)系統的基本結構及幅值、相位的實現條件、諧振式傳感器的輸出信號的檢測等。 第12章介紹近年來迅速發展起來的微機械與智能化傳感器。重點介紹了智能化傳感器的組成原理、功能以及典型的微機械傳感器和智能化傳感器。 在第4~12章中介紹一些測量典型參數的傳感器,包括其結構組成、應用特點、誤差補償等。 第13章介紹航空大氣數據測量系統,包括有關的大氣基本知識以及由氣壓式高度表、升降速度表、空速表、馬赫數表、迎角傳感器與總溫傳感器等組成的大氣數據測量系統。 第14章介紹現代汽車微機測控系統,包括以現代汽車傳感器為核心的汽車電子測控技術、汽車用傳感器的分類、性能與特點、現代汽車傳感器的發展趨勢與汽車用傳感器的選用原則。 第15章介紹環境監測技術中的空氣監測與噪聲監測,包括空氣污染源監測和空氣污染物測定為主介紹空氣監測;以噪聲的評價體系、噪聲的測量儀器與監測為主介紹噪聲監測。 第16章介紹橋梁監測技術,包括橋梁的靜載荷試驗、動載荷試驗;橋梁施工過程中的測控與長期監測技術等。 第17章介紹軋制過程中的線檢測技術,包括線材、圓鋼和板材等重要幾何參數的在線檢測問題。 第18章介紹無損檢測技術,包括超聲波檢測、渦流檢測、激光全息檢測、聲振檢測、微波檢測和聲發射檢測等。 第19章介紹張力的在線檢測技術,包括張力的直接檢測方法、間接檢測方法、張力控制的基本方法等。 第13~19章介紹的是以各種傳感器為核心的典型檢測系統。通過這些章節的學習,基本了解、掌握在主要工業領域中應用的一些典型的檢測系統的結構組成、系統實現與關鍵技術等。 在教材編寫過程中,參考、引用了許多專家學者的教材與論著,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謝。 檢測技術領域內容廣泛,且發展迅速,由于編著者學識、水平有限,教材中的錯誤與不妥之處,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檢測技術與系統 目錄
1.1 檢測的作用與功能
1.2 檢測的分類
1.2.1 電量與非電量電測技術
1.2.2 檢測原理的分類
1.2.3 檢測方法的分類
1.3 檢測系統
1.3.1 檢測系統的組成
1.3.2 檢測系統的分類
1.3.3 對檢測系統的要求
1.4 檢測系統的發展
1.4.1 傳感器技術的發展
1.4.2 檢測方法的發展
1.5 本教材的主要內容與特點
思考題與習題
第2章 檢測系統的靜態特性
2.1 檢測系統靜態特性的一般描述
2.2 檢測系統的誤差
2.2.1 誤差的描述
2.2.2 誤差產生的原因
2.2.3 誤差的分類
2.2.4 確定測量誤差的基本方法
2.3 檢測系統的靜態標定
2.3.1 靜態標定條件
2.3.2 檢測系統的靜態特性
2.4 檢測系統的主要靜態性能指標及其計算
2.4.1 測量范圍
2.4.2 量程
2.4.3 靜態靈敏度
2.4.4 分辨力與分辨率
2.4.5 漂移
2.4.6 溫漂
2.4.7 線性度
2.4.8 遲滯
2.4.9 重復性
2.4.10 綜合誤差
2.4.11 計算實例
思考題與習題
第3章 檢測系統的動態特性
3.1 檢測系統動態特性方程
3.1.1 微分方程
3.1.2 傳遞函數
3.2 檢測系統動態響應及動態性能指標
3.2.1 檢測系統動態誤差的描述
3.2.2 檢測系統時域動態性能指標
3.2.3 檢測系統頻域動態性能指標
3.3 檢測系統動態特性測試與標定
思考題與習題
第4章 電位器式傳感器
4.1 概述
4.2 線繞式電位器的特性
4.2.1 靈敏度
4.2.2 階梯特性與誤差
4.2.3 分辯力與分辨率
4.3 非線性電位器
4.3.1 功用
4.3.2 實現途徑
4.4 電位器的負載特性及負載誤差
4.4.1 電位器的負載特性
4.4.2 電位器的負載誤差
4.4.3 減小負載誤差的措施
4.5 電位器的結構與材料
4.5.1 電阻絲
4.5.2 電刷
4.5.3 骨架
4.6 典型的電位器式傳感器
4.6.1 電位器式壓力傳感器
4.6.2 電位器式加速度傳感器
思考題與習題
第5章 應變式傳感器
第6章 壓阻式傳感器
第7章 熱電式傳感器
第8章 電容式傳感器
第9章 變磁路式傳感器
第10章 壓電式傳感器
第11章 諧振式傳感器
第12章 微機械與智能化傳感器
第13章 航空大氣數據測量系統
第14章 汽車用傳感器
第15章 空氣監測
第16章 橋梁檢測
第17章 鋼材軋制在線檢測技術
第18章 無損檢測
第19章 張力的在線檢測技術
附錄
附錄A 基本常數
附錄B 國際制詞冠
附錄C 國際單位制(SI)的主要單位
參考文獻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煙與鏡
- >
二體千字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