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中醫骨傷科學 版權信息
- ISBN:7801565657
- 條形碼:9787801565655 ; 978-7-80156-565-5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醫骨傷科學 內容簡介
本書分總論和各論兩部分。總論介紹中醫骨傷科學發展簡史、損傷的分類與病因病機、損傷辨證、臨床檢查、治療方法等;各論包括骨折、脫位、內傷及骨病。
中醫骨傷科學 目錄
總論
**章 中醫骨傷科學發展簡史
**節 中醫骨傷科學的起源
一、遠古時期(遠古~1.8萬年前)
二、原始氏族社會時期(1.8萬年前~公元前21世紀)
三、奴隸社會時期(公元前21世紀~公元前476年)
第二節 中醫骨傷科學基礎理論的形成
第三節 中醫骨傷科學診療技術的進步
第四節 中醫骨傷科學的發展
第五節 中醫骨傷科學的興盛與危機
一、中醫骨傷科學的興盛(公元1368~1840年)
二、中醫骨傷科學的危機(公元1840~1949年)
第六節 中醫骨傷科學的新生
一、社會變革促進了中醫骨傷科學的發展
二、建國后中醫骨傷科學的新成就
第二章 損傷的分類與病因病機
**節 損傷的分類
第二節 損傷的病因
一、外因
二、內因
第三節 損傷的病機
一、皮肉筋骨病機
二、氣血病機
三、津液病機
四、臟腑病機
五、經絡病機
第三章 損傷辨證
**節 損傷的癥狀與體征
一、全身情況
二、局部癥狀與體征
第二節 骨病的癥狀與體征
一、全身癥狀與體征
二、局部癥狀與體征
第三節 骨傷科四診
一、望診
二、聞診
三、問診
四、切診
第四章 臨床檢查
**節 骨與關節檢查
一、測量
二、摸法
三、骨傷科特殊檢查法
第二節 神經功能檢查
一、感覺檢查
二、肌力檢查
三、反射檢查
四、周圍神經檢查
第三節 影像學及其他檢查
一、X線檢查
二、CT檢查
三、磁共振成像(MRI)
四、放射性核素
五、造影檢查
六、肌電圖檢查
第五章 治療方法
第六章 創傷急救
第七章 骨傷科實驗
第八章 骨傷生物力學基礎
各論
第九章 骨折
第十章 脫位
第十一章 筋傷
第十二章 內傷
第十三章 骨病
附方
**章 中醫骨傷科學發展簡史
**節 中醫骨傷科學的起源
一、遠古時期(遠古~1.8萬年前)
二、原始氏族社會時期(1.8萬年前~公元前21世紀)
三、奴隸社會時期(公元前21世紀~公元前476年)
第二節 中醫骨傷科學基礎理論的形成
第三節 中醫骨傷科學診療技術的進步
第四節 中醫骨傷科學的發展
第五節 中醫骨傷科學的興盛與危機
一、中醫骨傷科學的興盛(公元1368~1840年)
二、中醫骨傷科學的危機(公元1840~1949年)
第六節 中醫骨傷科學的新生
一、社會變革促進了中醫骨傷科學的發展
二、建國后中醫骨傷科學的新成就
第二章 損傷的分類與病因病機
**節 損傷的分類
第二節 損傷的病因
一、外因
二、內因
第三節 損傷的病機
一、皮肉筋骨病機
二、氣血病機
三、津液病機
四、臟腑病機
五、經絡病機
第三章 損傷辨證
**節 損傷的癥狀與體征
一、全身情況
二、局部癥狀與體征
第二節 骨病的癥狀與體征
一、全身癥狀與體征
二、局部癥狀與體征
第三節 骨傷科四診
一、望診
二、聞診
三、問診
四、切診
第四章 臨床檢查
**節 骨與關節檢查
一、測量
二、摸法
三、骨傷科特殊檢查法
第二節 神經功能檢查
一、感覺檢查
二、肌力檢查
三、反射檢查
四、周圍神經檢查
第三節 影像學及其他檢查
一、X線檢查
二、CT檢查
三、磁共振成像(MRI)
四、放射性核素
五、造影檢查
六、肌電圖檢查
第五章 治療方法
第六章 創傷急救
第七章 骨傷科實驗
第八章 骨傷生物力學基礎
各論
第九章 骨折
第十章 脫位
第十一章 筋傷
第十二章 內傷
第十三章 骨病
附方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山海經
- >
唐代進士錄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自卑與超越
- >
姑媽的寶刀
本類暢銷